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感受美国

发布时间:2015/6/6 9:17:40 浏览:5220

        2015年5月14日至22日,公司组织我们一行18人到美国进行学习考察。12天时间,我们造访了旧金山、洛杉矶、圣地亚哥、拉斯维加斯、华盛顿、费城、纽约7个城市。古人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以前的美国只存在于书里、网络里和别人的嘴里;这次实际踏上了美国土地,穿梭于各色人种之间,审视了他们也接受了他们的审视,感受很多。

一、国家实力

美国国力,主要在4个方面:教育、科技、军事、美元。教育和科技是基础,军事和美元是手段;详细说说一头(教育)一尾(美元)。

德国是现代系统教育的诞生之地,有研究认为,德国在二战前期的疯狂胜利是在几十年前的讲台上就奠定了的。美国的教育,更加注重自主、实践、试错、创新。美国的课堂,极少有老师拿着一本书从头讲到尾,一字不漏,甚至反复讲好几次的;通常老师做的事情是指引入门,下达任务,验收成果,点评总结。这是把学习的主动性交给学生,而不是要求学生被动接受。在旧金山金门大桥展览馆、在圣地亚哥军港(中途号航母、胜利之吻雕像)、在科罗拉多大峡谷、在杰弗逊纪念堂、在航天航空博物馆、在费城独立宫……经行之处,并非节假日,总有老师带着孩子们在草坪上坐着,或是边走边看指点讨论。这是把课堂搬到了书里讲的地方,而不是在课堂里面讲书里的内容然后培养孩子们无与伦比的想象力。美国学生毕业论文,得出的结论,可以是他最初的设想是错的,或者所设计的实验室失败的。这样的论文能在全文期刊发表,也可以通过答辩取得学位。

1944年,美国握着全球80%以上的黄金储备,前总统罗斯福推动建立“三大世界体系”之一的“货币经融体系”,旨在确立美元在世界范围的霸权地位。但他所做出 “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的承若又限制他不能无节制的印制美元。1971年,法国总统戴高乐想给美国制造点麻烦,于是下令将23亿美元外汇储备全部兑换成黄金,从美国拿回来。谁料尼克松总统将计就计落井下石,凭借27年建立的世界金融秩序,美国直接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美国对世界的背信弃义,虽然惹来全世界的骂声,但换来的却是美元的霸权地位。

我国经过30多年踏踏实实的发展,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国家实力和国际地位。近4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就像核武器,不能没有,有了又不能用。于是就有了 “亚投行”和“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通过“亚投行”,让人民币成为亚洲的主导货币,再走向国际化。通过“一带一路”,把不能变现的美元拿去投资其他国家的建设。

二、国民习惯

1、机动车主动避让行人,哪怕行人闯红绿灯。十字路口有停车观察再同行标志的,即使是没车,也一定会停。高速上的快车道,只能车内有2人以上的车才能通行,那即使是旁边道堵死,也没人敢占快车道。美国交通违规的代价很大,首先是罚款在500美元以上,其次是必须要在1年左右出庭受审。

2、室内场所禁止吸烟,若被发现,将会处以300美元的罚款。若是外国游客,有可能会因此而被限制再次入境。

3、大部分商店店员对顾客一对一服务,向正在为客人服务的店员提出服务请求会被视为非常失礼的行为。

4、等待时排队是国民守则,插队将被拒绝服务;若是在等待面签时插队被签证官发现,将被直接拒签。

5、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庭医生,一般生病都是家庭医生上门服务,非得病重了,才能持家庭医生的医嘱到医院治疗。

总有批评说我国游客行为习惯不好有损国人形象,其实美国人同样有大声喧哗、乱扔烟头、言语粗俗的情况。拿解放战争后60几年的我国和南北战争后150年的美国比,本就不太合理。抓住改革开放的时机,从温饱挣扎到富裕的这一代人,一部分人的精神品质增长没跟上物质财务的增长速度,难免有些陋习。但是所有人观念的进步已经体现在了对后辈的教育上,所以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一二十年,国人的素质将会成为世界的标杆。

三、历史文化

1、美国的历史,一般只追溯到1776年独立建国。战争和发明串联起了美国的历史。战争有本土的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境外的一战、二战、韩战、越战、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发明有电灯、飞机、电话、原子弹、航空航天、计算机、互联网等等。

在传统的意义上来讲,人类感知历史的主要媒介是建筑遗迹、古董文物、神话传说、经史典籍等,所以,走在美国的土地上,给人的感觉是:美国没有历史。

2、美国文化核心可以概括为“自由、平等、包容、创新”。美国城市中心位置,是流浪汉最多的地方。流浪汉有的拖家带口、有的有硕士甚至博士学位、有的家庭殷实,但是他们选择不工作,领着政府的补贴过流浪汉的生活;他们不注重是否体面,而看重是否自由。当然这只是狭义的自由。美国退役的军人可能失业,但战死的军人都会被安葬在国家公墓里面,而且排名不分先后,将军的旁边可能就是伙夫。美国是全世界各色人种最多的国家,是个民族的大熔炉。但是各色人种也没能实现真正的平等。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天主教、法轮功都可以在大街小巷随意传教。美国人几乎不加班、很少存钱,过着“活在当下”的慢节奏生活。

美国人、还有欧洲人在高福利保障下近乎慵懒的生活,就是在吃前面一两百年快速发展的红利。我国真正意义的发展只有30几年,所有我们现在一周超过50小时的辛苦工作也是为后辈能享受高福利保障积累红利。

四、城乡建设

1、看美国城市的天际线,只有纽约是想象中那种摩天大楼林立的感觉,其他城市都只有很小一块有几栋高楼。

2、城市里的住宅几乎都是沿街2、3层的小楼,没有所谓“小区”的概念,高层住宅很少,几乎都是廉租房。

3、城市里面路都很窄,据说200多年前规划的时候都是按马车的宽度来定的路宽。所以,上下班高峰期非常堵车。

4、受英国殖民影响,美国老建筑都以希腊、罗马风格为主;新建的摩天大楼则都是玻璃幕墙的现代风格。2、3层小楼则是各种样式百花齐放。

5、美国的2、3层小楼,都是轻钢结构房屋,工厂制作,现场组装,而且可以整栋吊装运走。

6、纽约的多层建筑采用预制梁板、现场组装浇筑柱的半装配式结构;全现浇的多层建筑采用的是板柱结构,而且楼板厚度只有150mm左右。

7、结构设计规范跟国内差别很大,尤其是在超高层建筑高宽比的限制上。纽约虽然没有地震,但是总有海风,纽约公园大道432号(432 Park Avenue New York City),结构已经封顶,高度426米,宽度40米(目测),简直就是根筷子!更让人影响深刻的是,在高楼林立的曼哈顿见缝插针,工地没有一点扬尘,毗邻的四季酒店和PRADA专卖店正常营业,楼下的公交车站也仍然正常运营。

8、美国的工地上只能看到零星的几个工人,建筑工人高额的工资逼迫施工方想尽办法来在工厂里加工构件并以机械代替工人。

9、美国工地没有材料堆场,钢筋都刷了绿漆,绑扎得横平竖直,间距极为均匀,但是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一般,蜂窝普遍存在。

10、美国的城镇化并非把所有人都往大城市集中,而是把居民就近集中在间距几十公里的一个一个小镇上;小镇上都是2、3层的小房子,这里有完善的配套设施,尤其是有一个超级大,能停几千辆车的停车场。

美国的建筑追求极致的简单就是极致的美丽,我国风行了一段时间的奇奇怪怪的建筑总算是被总书记叫停。我国建筑还是粗放的形式,但是建筑工人工资的高涨、环保要求的提高,建筑业会被倒逼着往精细化、机械化、工业化发展。我国的国土面积比美国大一点,但是人口确实美国的6倍,所以我国的城镇化必须有“中国特色”。在城镇化的进程中,不能只注重“城”而忽略了“镇”。2014年开始,我国推行了的新城镇化发展战略,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这也是一次重大调整。

五、花絮剪影

1、美国给人最强烈的感觉是人少、空气好。

2、美国的自然风景、历史文化风景跟我国比起来,不可同日而语。

3、中餐自助在美国算是大餐,很多人选择在中餐厅过生日。

4、一般酒店服务员都能听懂“茶”、“咖啡”、“热牛奶”、“鸡蛋”等简单中文;一般奢侈品店都有华人导购。

5、美国飞机提前15分钟关舱门,绝对过时不候。像李阳那种,每次需要广播里叫他几次才上飞机的待遇在美国是没指望的。

6、到处都有“美式中文”,餐厅门口“Enter here”下面配的中文是“输入这里”、“Please exit this way”配的是“请出口这种方式”。

7、美国女人的颜值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程递减趋势。洋娃娃在生了小孩后几乎都是鸭梨型身材。

8、我国人在美国人眼里除了有钱之外,还都很年轻。40岁的人买烟、买酒、进赌场都可能会被要求出示证件证明你在21岁以上。

9、宾夕法尼亚大学就是纵横几条街区,是没有大门提供给人们拍照合影的。

      (撰稿:曾德伟)